首页名画书法古典名着世界名画世界雕塑世界名着
现、当代文学 | 世界英文名着
中心首页 > 经典艺术欣赏 > 世界名着 > 《追忆似水年华(二)》
《追忆似水年华(二)》 | 上传时间:2007-05-18 / 点击:


$$$$第二卷 地名
   
  两年以后我与外祖母一起动身去巴尔贝克时,我对希尔贝特已经几乎完全无所谓了.我领受一张新面庞的风韵时,我希望在另一位少女帮助下去领略意大利峨特式大教堂.宫殿和花园的美妙时,常常忧郁地这样想:我们心中的爱,对某一少女的爱,可能并不是什么确有其事的事情.那原因是:虽然愉快的或痛苦的梦绕魂牵混成一体,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将这种爱与一个女子联系在一起,甚至使我们以为,这种爱定然是由这位女子撩拨起来的;待我们自觉或不知不觉地摆脱了这种梦绕魂牵的情绪时,相反,这种爱似乎就是自发的,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发出来,又生出来献给另一个女子.不过,这次动身去巴尔贝克以及我在那里小住的最初时日,我的"无所谓"还只是时断时续的.(我们的生活很少按年月顺序,在后续的日里,有那么多不以年月为顺序的事情插进来.)我常常生活在更遥远的时光里,也就是比我热爱希尔贝特的前夕或前夕的前夕更久远的时光里.这时,再也不能与她相见,便顿时使我痛苦起来,就象事情发生当时一样.虽然曾经爱过她的那个我,已经几乎完全被另一个我所取代,但是从前那个我,会突然又冒出来,而这种时刻的来到,常常是由于一件小小不然的事,而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例如......我现在把在诺曼底的小住提前来说,我指的就是在巴尔贝克的小住......我在海堤上遇到一个陌生人,我听到他说:"邮政部司长一家"时,(如果我当时还不知道这家人家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的话)我大概会觉得这句话毫无用处;可是对于与希尔贝特长期分离已经肌消神损.忍受巨大痛苦的我,这句话会引起我巨大的痛苦.其实希尔贝特当我的面与她父亲就"邮政部司长"之家谈过一次话,可是我从来就没有再想到这个.对爱情的回忆并不超出记忆的普遍规律,而记忆规律又受到习以为常这个更为普遍的规律之制约.习以为常能使一切都变得淡漠,所以,最能唤起我们对一个人的记忆的,正是我们早已遗忘的事情(因为那是无足轻重的事,我们反而使它保留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所以我们记忆最美好的部分乃在我们身外,存在于带雨点的一丝微风吹拂之中,存在于一间卧房发霉的味道之中,或存在于第一个火苗的气味之中,在凡是我们的头脑没有加以思考,不屑于加以记忆,可是我们自己追寻到了的地方.这是最后库存的往日,也是最美妙的部分,到了我们的泪水似乎已完全枯竭的时候,它仍能叫我们流下热泪.是在我们身外吗?更确切地说,是在我们心中,但是避开了我们自己的目光,存在于或长或短的遗忘之中.唯有借助于这种遗忘,我们才能不时寻找到我们的故我,置身于某些事情面前,就象那个人过去面对这些事情一样,再度感到痛苦,因为这时我们再也不是我们自己,而是那个人,那个人还爱着我们今天已经无所谓的一切.在惯常记忆的强光照射下,往日的形象渐渐黯然失色,模糊起来,什么也没有剩下,我们再也不会寻找到它了.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几个词(如"邮政部司长"之类)没有被小心翼翼地锁在遗忘中,我们就再也不会寻找到它,正如将某一书籍存在国立图书馆一册,不这样,这本书就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但是这种痛苦和这种对希尔贝特的再生之爱,并不比人们梦中的痛苦和再生之爱更持久.这一次,倒是因为在巴尔贝克,旧的习惯势力再也不在这里,不能使这些情感持续下去了.习惯势力的这种效果之所以看上去似乎相互矛盾,这是因为这个习惯势力遵循着好几条规律.在巴黎,借助于习以为常,我对希尔贝特越来越无所谓.我动身去巴尔贝克,改变习惯,即习惯暂时停止,便圆满完成了习以为常的大业.这习以为常使事物变得淡漠,却又将事物固定下来,使事物解体却又使这种解体无限地持续下去.数年来,每一天我都好好歹歹将我的精神状态套在前天精神状态的套子上.到了巴尔贝克,换了一张床.每天早上有人将早点送至床边,这早点也与巴黎的早点不同,这大概就再也支持不住我对希尔贝特的爱所赖以生存的想法了:有时候(这种时候很罕见,确是如此),久居一地会使时日停滞,赢得时间的最好办法便是换换地方.我的巴尔贝克之行正如大病初愈的人第一次出门一样,单等这一时刻来到,便可发现自己已经痊愈了.
  从巴黎到巴尔贝克这段路程,如今人们一定会坐汽车走,以为这样会更舒服一些.这么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这段旅程会更真实,因为会更亲切地.感受更深切地体会到大地面貌改变的各种渐变.但是归根结底,旅行特有的快乐并不在于能够顺路而下,疲劳时便停下,而是使动身与到达地点之间的差异不是尽量使人感觉不到,而是使人尽可能深刻感受到;在于完全地.完整地感受这种差异,正如我们的想象一个跳跃便把我们从自己生活的地方带到了一个向往地点的中心时,我们心中所设想的二者之间的差异那样.这一跳跃,在我们看来十分神奇,主要还不是因为穿越了一段空间距离,而是它把大地上两个完全不同的个性联结在一起,把我们从一个名字带到另一个名字那里,在火车站这些特别的地方完成的神秘的过程(比散步好,散步是什么地方想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也就不存在目的地的问题了)将这一跳跃图象化了.火车站几乎不属于城市的组成部分,但是包含着城市人格的真谛,就象在指示牌上,车站上写着城市名一样.
  但是,在各种事情上,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怪癖,就是愿意在真实的环境中来展示物件,这样也就取消了根本的东西,即将这些物件与真实环境分离开来的精神活动.人们"展示"一幅画,将它置于与其同时代的家具.小摆设和帷幔之中,这是多么乏味的布景!如今,一个家庭妇女头一天还完全无知,一旦到档案馆和图书馆去呆上几天,便最善于在当今的公馆里搞这种玩艺!但是人们一面进晚餐一面在这种布景中望着一幅杰作,那幅杰作绝不会给予人心醉神迷的快感.这种快感,只应要求它在博物馆的一间大厅里给予你.这间大厅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特点,却更能象征艺术家专心思索以进行创作时的内心空间.
  人们从车站出发,到遥远的目的地去.可惜车站这美妙的地点也是悲剧性的地点.因为,如果奇迹出现,借助于这种奇迹,还只在我们思想中存在的国度即将成为我们生活其中的国度,就由于这个原因,也必须在走出候车室时,放弃马上就会又回到刚才还呆在里面的那个熟悉的房间的念头.一旦下定决心要进入臭气冲天的兽穴......经过那里才能抵达神秘的境界,进入一个四面玻璃窗的偌大的工场,就象我到圣拉扎尔的四面玻璃窗大工场里去找寻开往巴尔贝克的火车一样,就必须放弃回自己家过夜的一切希望.这圣拉扎尔车站,在开了膛破了肚的城市高处,展开广阔无垠而极不和谐的天空,戏剧性的威胁成团成堆地聚集,使天空显得沉重,与曼坦那(曼坦那(1431—1506),意大利画家,他画过一幅《钉上十字架》,普氏时代已在卢浮宫展出过.)或委罗内塞(委罗内塞(1528—1588),意大利画家,他画过数幅《钉上十字架》.)笔下那几乎形成巴黎时髦的某些天空十分相像.在这样的天空下,只会完成某一可怕而又庄严的行动,诸如坐火车动身或者竖起十字架.
  在巴黎,我躺在自己床上,从鹅毛大雪漫天飞舞中遥望巴尔贝克那波斯式教堂,不出此限时,我的躯体对这次旅行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只有当我的躯体明白了它必须亲自出马,抵达的当晚,人家要把我送到它很陌生的"我的"房间去的时候,异议才开始出现.动身的前一天,我明白了母亲并不陪同我们前往时,它的反抗就更加激烈.我父亲与德.诺布瓦先生动身去西班牙之前一直要留在部里,他宁愿在巴黎郊区租一所房子度假.此外,欣赏巴尔贝克的美景,并不因为必须付出痛苦的代价去换取就使人的欲望大减.相反,这痛苦在我看来,似乎能使我即将去寻求的印象现实化,保证它的真实性.任何所谓相同美丽的景色,任何我得以去观看,而又并不因此就妨碍我回到自己的床上去睡觉的"全景"都无法代替这种印象.我感到喜欢做什么事的人和为此而感到快乐的人并不是同一些人,这已不是第一次了.给我看病的大夫见我动身当天早晨神色痛苦,大为惊异,他对我说:"我向你保证,哪怕我只能找到一周的时间到海滨去乘乘凉,我决不摆架子等人来请我.你马上可以看到赛船竞渡,太好了!"我认为自己和这位大夫一样深深向往着巴尔贝克.对我来说,甚至早在去听贝玛演唱以前,我就已经知道,不论我喜欢什么,这件东西永远牲我的快乐,而不是去寻求快乐.
  和从前一样,我的外祖母仍然热切希望赋予人们给予我的馈赠以艺术性,自然她对我们动身的想法就不同.为了通过这次旅行对我进行一项部分古典式的"考验",她本来打算一半乘火车,一半乘马车,来完成当年德.塞维尼夫人从巴黎经过肖内和欧德迈尔桥到东方(这是一个地名.该城建于1666年.在此两年以前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的造船厂造出的第一艘船定名为"东方的太阳",取其中"东方"定为该城市名.后来该公司消失了,地名照旧.)去所走过的这段旅程(见塞维尼1689年4月27日.5月2日及8月12日各函,这三个地名分别在这三封信中出现.).但在父亲的明令禁止之下,外祖母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我父亲知道,外祖母安排一次外出,以便将出门旅行所能包含的智力方面的好处全部发挥出来时,事先便可预知会有多少次误车,丢失行李,咽喉疼痛以及违章.她想到我们要到海滩去时,不至于突然来了"该死的一车人"而受阻去不成,会十分高兴.这"该死的一车人",是外祖母喜爱的塞维尼夫人的叫法(见1671年6月28日塞维尼夫人致格里尼昂夫人函.塞维尼夫人在这封信中写道:"令人愉快的来客走了,我多么伤心难过,你是知道的.叫我又受拘束又厌烦的该死的一车人走了,我又多么心花怒放,你也知道.正因为如此,我们认定:比起令人愉快的客人来,更希望来令人讨厌的客人.").因为勒格朗丹没有为我们给他姐姐写封引见信,我们在巴尔贝克一个人也不认识(这一忽略,我的姨祖母塞莉纳和维多利亚(在第一卷中,这两位姨祖母叫塞莉纳和弗洛拉.)均很不欣赏.为了突出往日的密切关系,她们至今仍称那个作姑娘时她们就认识的人为"勒内.德.康布尔梅",而且还保留着那个人送的礼物.这礼品装饰一个房间,也装点谈话,只是当前的现实与这些礼品已经对不上号.我的这两位姨祖母在勒格朗丹老太太家里,再也不提她女儿的名字,只是一走出他们的家门,便用诸如此类的话来互相道贺:"那个人,你知道的,我提都没提她.我想,他们心里自然明白."她们以为这样便为我们报了仇,雪了恨).
  所以,我们就要乘一点二十二分的那趟火车从巴黎动身.我花了好长时间在铁路局时刻表上找这趟车以自得其乐,每次这时刻表都使我激动不已,甚至使我产生已经动身那种兴冲冲的幻觉.花的时间那么长,不会不想到我对这趟车已经了如指掌了.我们对列车的想象中,幸福不幸福的决定因素更主要地是关系到它会给我们什么性质的快乐,而不是我们对这趟列车的情况是否了解确切,所以我觉得自己对这趟车已经了解得很细,我一点都不怀疑,当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我凝望着即将抵达某一车站会出现某种效果时,我将会在车厢里领略到一种特殊的快乐.这列火车,虽然在我心中总是唤起同一些城市的景象,我用列车穿过的下午时光的光线将这些城市镶嵌起来,可是我似乎觉得这列火车与任何其它列车都不相同.正像人们常常对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又喜欢想象已经得到他的友情的人常常所做的那样,我最后也赋予一个金发艺术家旅客以特有的不变的面容.他可能带我踏上他的旅途,我可能在圣洛大教堂(圣洛大教堂,又称圣洛圣母院,始建于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拉斯金认为该教堂三角楣的尖顶为火焰式建筑之典范.)脚下向他告别,然后他朝着夕阳的方向远去.
  我的外祖母好容易下定决心去巴尔贝克,总不能"白去"一趟,所以她将要在一位女友家停留二十四小时.我当天晚上从那人家里再度踏上旅程,以免叨扰,同时也为了第二天白天能去参观巴尔贝克教堂.我们早已获悉,这所教堂距巴尔贝克海滩相当远,从那里再赶到海滩开始我的海水浴治疗,可能就来不及了.我这次旅行中的精采节目,列在残酷的第一夜之前,这种感觉可能还会叫我好受一些.在那残酷的第一夜里,我要走进一个新住所,而且要同意在那里生活.
  但是,首先得离开原来的住所.我母亲正好安排在同一天到圣克卢安顿,她早已采取了一切措施,或者佯装已经采取了全部措施,把我们送到车站以后,就直接去圣克卢,而不需要再回我们自己的家.她怕我不但不去巴尔贝克,反而要跟她回家.她甚至以在那所刚刚租下的房子里有许多事要做,她又时间很紧为借口,决心不与我们呆到火车开动,实际上是为了给我免去这残酷的告别.火车开动之前,她躲在来来去去.准备这准备那之中.再也无法避免分手时,因为精力完全集中在那无能为力而又无比高尚的清醒时刻上,分手也就突然显得无法忍受了.
  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我母亲没有我,不为了我,而过另一种生活也能活.她就要和我父亲一起去住.说不定她觉得我身体不好,神经过敏,把我父亲的生活搞得更复杂,更惨淡了.这次分别使我更加难过,因为我心中暗想:说不定对我母亲来说,这是我引她不断伤心的结果.她没有对我说过我怎样不断使她伤心,但是经过那些事之后,她明白再也无法共同度假了.说不定也是过另外一种生活的初次尝试.随着父亲和她年岁的逐渐增长,为了将来,她要开始心甘情愿地接受这另一种生活.这就是与从前相比我与她见面要少;她对我已经有些形同路人;她成了一个人们看见她独自一人回到一幢房屋的妇人,而我并不在那房屋中;她向看门人询问是否有我的来信.这种情形,甚至在我做过的噩梦中也从未出现过.
  车站雇员想把我的箱子拿走,我几乎无法答话.我母亲为了安慰我,使出她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她觉得对我的悲伤佯作不见没有用,便轻轻地拿这个开玩笑:
  "喂,巴尔贝克教堂如果知道人家是这么愁眉苦脸地准备去看它,会说什么呢?拉斯金说的兴高采烈的旅行家(拉斯金在《亚眠圣经》中,经常提到"旅行家"以及他在路上遇到了艺术品得到无限快乐的情形.普鲁斯特将拉斯金的《亚眠圣经》译成法文,对拉氏著作当然是了如指掌的.但拉斯金并不喜欢乘火车旅行.)是这样的吗?再说,你是否能够适应环境,我会知道的.即使离得很远,我仍将和我的小狼在一起.你明天就能收到妈妈的一封信."
  "女儿,"外祖母说道,"我看你和塞维尼夫人一样,一张地图放在眼前,一刻也没有分开(见1671年2月9日塞维尼夫人致女儿函:"一张地图摆在我面前,你过夜的地方,我全知道.")."
  然后母亲又设法叫我开心,她问我晚餐时我要点什么菜,她对弗朗索瓦丝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她把一顶帽子和一件大衣改得认不出原样来,她从前看见这顶帽子新的时候戴在我姨祖母头上,这件大衣新的时候穿在我姨祖母身上,曾经引起她厌恶的.那帽子顶上有一只大鸟,大衣上到处是难看的图案和乌黑发亮的点点.可是大衣不能穿了,弗朗索瓦丝叫人把大衣翻个个,将色调很好看的一色里子露在外面.至于那只大鸟,因为坏了,早就把它扔了.在一首民歌里讲到,最有艺术意识的艺术家费尽心血把最精致的装饰装点到农民住宅的门面上,使得这住宅门顶上正合适的地方开出一朵雪白或淡黄的玫瑰来.有时你遇到这么精致的东西,真叫你动心.与此种情形相同,天鹅绒结呀,鸡蛋壳形的丝带呀,这些在夏尔丹或惠斯勒((前)夏尔丹和惠斯勒的名字,在这部小说中,这是第一次出现.从普氏的美学观点形成来说,这两位画家极为重要.夏尔丹(1699—1779),是著名法国画家.普氏在1895年左右曾就夏尔丹写过一篇研究文章.后来又将他对于伦勃朗的研究补充进去,一起发表在《驳圣佩甫》一书中.惠斯勒(1834—1903),美国画家,在巴黎和伦敦住过多年.普氏经人介绍,与惠斯勒相识,并见到1891年画家为孟德斯基乌伯爵画的肖像.但是斯金很看不起惠斯勒.普氏摆脱了拉斯金的影响,在1905年所写的文章及书信中,对惠斯勒极为推崇.普氏此处所提情形,在惠氏的许多肖像画中均可见到.)的肖像画上会令人兴高采烈的东西,弗朗索瓦丝用无懈可击而又纯朴的审美观将这些东西缀在那顶帽子上,那帽子便变得十分动人了.
  这事还得往从前说,谦逊和正直常常赋予我们这位年老的女仆以高贵的面部表情.她是内向而没有卑劣情感的女子,她很懂得"不越礼,保体面",为这次出门,她穿上了人家不穿而送给她的衣裳,以便跟我们坐在一起既相配,又不致显出非要人家瞧她的样子.弗朗索瓦丝穿着樱桃红而又陈旧的大衣,毛皮围领并不硬扎扎地露出毛来,她那样子使人想到一位年长的大师在《时时刻刻》一书中所绘之安娜.德.布列塔尼(《安娜.德.布列塔尼的时时刻刻》于1508年出版,为法国画家让.布尔迪松(约1457—1521)的作品.)的某一形象.在那些形象中,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妥贴,整个画面的情感在各个部分也分布得特别匀称,以致那华丽而又过时的特殊服装跟眼睛.嘴唇和双手一样,都表现出虔诚的严峻来.
  说到弗朗索瓦丝,就不能提到思想.她一无所知,这意思是指,一无所知就等于什么也不懂,但内心能直接领会的几条罕见的真理除外.庞大的思维世界对她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她清澈的目光面前,在她那鼻子.嘴唇细腻的线条面前,在所有这一切证物面前,人们会象面对一条狗那智慧而善良的目光一样心慌意乱.可是人们明明知道,对于人的全部意念,这狗是一窍不通的.在许多有文化教养的人身上,竟然缺乏这些证物!如果有,对他们来说,那就会意味着绝顶的优秀,杰出品德的高尚表现了.人们确实可以琢磨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其它的地位低下的兄弟中,农民中,是否有相当于头脑简单的人群中的上等人这样的人类,更确切地说,是否有由于不公正的命运而注定在头脑简单的人之中生活,被剥夺了知识,但是他们更天然地.更出自本性地接近像大部分受教育的人那样的杰出的人呢?这些人就象耶稣家族分散.迷失.被剥夺了理智的成员,象最有智慧的阶层的亲属仍停留在童年时期一样,对他们来说,要具有才具,只差知识这一着了.这从他们眼睛闪射出来的.不可否认的光芒中看得出来,可是这光芒没有用到任何事物上.
  母亲见我强忍泪水,对我说:"雷古鲁斯对大场面可见惯了......(雷古鲁斯为罗马大将,在与迦太基作战中表现极其英勇.但是普鲁塔克并未为雷古鲁斯作过传,倒是西塞罗和贺拉斯称颂过雷古鲁斯的业绩.)再说,你这样对妈妈可不好,咱们也像外祖母一样引用塞维尼夫人的话吧:'我将不得不把全部勇气都用上,这种勇气你没有.,"(此处亦是引用1617年2月9日塞维尼夫人致女儿函的大意,原话是:"你若是愿意真叫我高兴,就把勇气全拿出来,我倒是缺少这种勇气的.")她又想起,对他人的深情可以转移自私的痛苦,便尽量叫我高兴,对我说,她想,她去圣克卢一路上会顺利,她对自己订下的出租马车很满意,车夫彬彬有礼,马车也很舒适.听到这些琐事,我强作微笑,并且用同意.满意的表情点点头.可是这些事只会叫我去更真实地想象母亲的离去,我揪心地望着她,仿佛她已经与我分离.她戴着为去乡下而买的圆草帽,穿着薄薄的长裙.因为要在酷热之中长途跋涉,她才穿上这件长裙,可是已使她变了样,她已经属于蒙特都(蒙特都在圣克卢.)别墅了,而我则不会在那个别墅见到她.
  为了避免旅行可能造成我气闷发作,医生建议我在动身时稍微多喝些啤酒或白兰地,以便处于他称之为"欣快"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神经系统短时间不那么脆弱.是不是照医生的建议办,我还拿不定主意.但我至少希望,一旦我下定决心那么做,我的外祖母能承认我自己拥有这种权利和理智.所以我谈起这件事,似乎我的犹豫不决只在我到什么地点去喝酒的问题上,是在冷餐部还是酒吧车厢.我看到外祖母脸上现出责备.甚至根本对此不予考虑的表情.一见这种表情,我突然下定了决心非去喝酒不可,既然口头宣布未获得无异议通过,要证明我是自由的,实施这一行动变成了必不可少.我大叫起来:
  "怎么?我病得多么厉害,你是知道的!医生对我说的话,你是知道的!可是你倒这么劝我!"
  待我向外祖母将我身体不适的情形解释完,她现出那么歉疚.善良的神情,回答我说:"那就快去买啤酒或者白酒吧,既然这对你会有好处."我听了立刻扑到她的怀里,在她的脸上印满了亲吻.我去酒吧车厢喝了过量的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感到,如果不这样,我的病会剧烈发作,那样她会最难过不过的.到了第一站,我又上车回到我们那个车厢,我对外祖母说,我多么高兴到巴尔贝克去,我感到一切都会顺利,我内心感到会很快习惯与母亲远离,这趟车很舒服,酒吧老板和雇员都那么热情,我真愿意经常来往于这条线上,以便有可能再和他们见面.对于所有这些好消息,我的外祖母却没有表现出我那样的兴高采烈.她有意避开我的目光回答我说:"可能你该想办法睡一会了."并且将目光转向窗户.我们已经放下了窗帘,可是窗帘逮不住整个玻璃窗框,所以太阳能将在林中空地上小憩的温和而又懒洋洋的光线投射在车厢门打蜡橡木上和靠椅的罩子上(比起铁路局挂在车厢高处的广告来,这似乎是对与大自然浑成一体的生活更有说服力得多的一则广告,车厢里的广告挂得太高,是什么地方的风景,我无法看清那地名).
  外祖母以为我闭上了眼睛,可我看见她透过她那带大圆点的面纱,不时向我投过一瞥,然后又将目光收回,然后再反复下去,就像一个人为了养成习惯,极力在进行困难的操练一般.
  于是我与她谈起话来,不过似乎这并不使她开心.不管怎样,对我来说,我自己的声音使我感到快乐,同样,我的身体最令人觉察不到的.最内在的活动使我感到快乐.所以,我尽量使之持续下去,任凭我讲话的每一个抑扬顿挫长时间停留在字眼上,我感觉到我的每一目光都确确实实位于它落下去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得超过惯常的时间.
  "好了,休息吧!"外祖母对我说,"睡不着的话,就看看书!"
  说着她递给我一本塞维尼夫人的著作.我打开书,她自己则沉醉在《博泽让夫人回忆录》(此书名为作者所虚构,并不存在,很可能来源于布瓦涅伯爵夫人回忆录.普鲁斯特曾就布瓦涅伯爵夫人回忆录写过一篇文章,发表于1907年.)之中.每次旅行时,她非带这两位女作家的书不可.这是她偏爱的两个作者.这时,我有意保持头部不动,一旦取了某种姿势,就保持这种姿势不变,从中感受到很大的快乐.我手擎着塞维尼夫人的著作,并不打开,也不垂下目光去看书,在我的目光前面,只有蓝色的窗帘.我凝望着窗帘,觉得真是美妙无穷,这时如果有谁想叫我将注意力从这上面转移过去,我肯定不予置理.我似乎觉得那窗帘的蓝色并非由于其美,而是由于它生机勃勃,正在把自我出生直到我终于将酒吞下去,那酒也开始起作用为止这期间在我眼前出现过的一切色彩全部隐去,以致与这窗帘的蓝色相比,其余的色彩对我来说全都黯淡无光,毫无意义.那些先天盲人,很晚才给他们实行手术,他们终于看见了颜色,当初他们生活其中的黑暗世界想必就是这样的.一位上了年纪的雇员来查我们的车票.他身着制服上装,金属钮扣闪耀着银色的光芒,又使我着迷.我真想请他在我们身旁坐一坐.可是他到另一车厢去了.于是我怀着眷恋的心情想到铁路工人的生活,他们的全部时间都在铁路上度过,大概没有一天不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雇员吧!凝视蓝窗帘,感觉到我的嘴半张半合所感受到的快乐,程度终于开始降低.我想动一动.我活动活动.我打开外祖母递给我的那本书,能够将注意力固定在我这里那里挑选的页数上了.我一边看书,一边感到对塞维尼夫人越来越佩服.
  千万不要为一些纯属表面的特点所蒙蔽,这些地方与时代.与沙龙生活相关.正是这些地方使一些人以为只要他们说了诸如"叫我好了,我的好人儿!"或"我看这位伯爵很有风趣",或者"翻动割下来的牧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此句见于1671年7月22日塞维尼夫人写给库朗日的书信,当时被人认为极有风趣,争相传诵.)这类的话,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塞维尼形象.已经有德.西米阿纳夫人(德.西米阿纳夫人(1674—1737),是塞维尼夫人的外孙女,闺名波林娜—阿黛玛尔.德.蒙德依.德.格里尼昂,1695年嫁给路易.德.西米阿纳.她同意出版外祖母的信并亲自参加编纂,但出于某些顾虑,将她母亲的信大部分都毁掉了.她本人的书信于1773年发表.)的先例为证,她因为自己写了诸如"德.拉布里先生健康极佳,先生,听到他死亡的消息,他完全受得住"(此句出于1735年3月15日致德.埃里古尔函.)或"噢,亲爱的侯爵,您的信多么叫我喜欢!有什么办法能不回信呢?"(此句出于1734年3月8日致高蒙侯爵函.)或者什么"先生,似乎您欠着我一封回信,我欠您几鼻烟壶的香柠檬.我刚还清了八封信的债,马上又有别的信要来了......这大地从来产量没这么高过.看上去是为讨您喜欢"(此句出于1735年2月3日致德.埃里古尔函.).此类的句子,就自以为与她的外祖母很相象了.而且她也用这种体例写信谈放血,柠檬等等等等((前)谈放血的信为1734年11月17日;谈柠檬的信有二,1735年1月13日和1月15日,这几封信都是写给德.埃里古尔的.),自以为这就是塞维尼夫人的书信.但是我的外祖母是从内在的东西,从作者对家人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来接近塞维尼夫人的,她教我喜欢塞维尼夫人真正的美妙之处,那与上述的例子毫不相关.我即将在巴尔贝克遇到一位画家,他叫埃尔斯蒂尔(埃尔斯蒂尔的名字第一次在本书中出现.在《斯万之恋》中,这个画家以比施的名字出现.埃尔斯蒂尔的原型基本上是惠斯勒.1898年奥朗多夫书店出版的一本小说《亡人的太阳》中有一位画家,名字也叫尼尔.埃尔斯蒂尔.),对于我的审美观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塞维尼夫人与这位画家是属于同一家族的伟大艺术家,因此她作品中的美此后不久便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我在巴尔贝克意识到,她向我们展示事物的方式与埃尔斯蒂尔是相同的,是按照我们感知的顺序,而不是首先就以其起因来解释事物.那天下午,在那节车厢里,我反复读着出现了月光的那封信时,已经心花怒放了:
  我无法抗拒这种诱惑,我戴上帽子,穿上颜色鲜艳的上衣,其实并非必需如此.我来到网球场上,那里的空气非常温馨,与我卧房一样.我看到千百种莫名其妙的东西,着白衣黑衣的修道士,数位着灰衣和白衣的修女,散乱各处的内衣,挺直身体紧靠大树躲起来的男子......(塞维尼夫人1680年6月12日致格里尼昂夫人函片断.)
  这便是此后不久我称之为《塞维尼夫人书信》中的陀思妥也夫斯基一面(难道她描写景物和性格的方式不和他一模一样吗?)的东西.
  我将外祖母送到她的女友家里,我也在那里待了几个小时.然后,晚上,我又一个人乘上火车,至少我没有感到夜晚降临时光难耐.这是因为我不需要在旅馆房间那样的监狱里度过这一夜,而旅馆房间那睡意朦胧的模样大概会叫我毫无睡意.包围着我的,是列车各种运动那令人镇静的活动.这各种运动伴着我,如果我没有睡意.它们会主动过来与我聊聊,它们的声响像摇篮曲一样催我入睡.我把这声响像贡布雷教堂的钟声一样搭配起来,一会是这个节奏,一会又是另一种节奏(根据我的想象,首先听到四个叠声的等长的八分音符,然后是一个叠声的八分音符疯狂地冲到一个黑色的八分音符上去).这声响使我那失眠的离心力动弹不得,对失眠施加了相反的压力,将我保持在平衡之中.我一动不动以及以后我的睡意来临,我都感到与那压力密切相关,那种清新的印象与在大自然和生活的怀抱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作警戒,因而得到安息所给予我的印象完全相同,好象我在一瞬间得以化身为某种鱼类在大海中安睡,睡意朦胧中被水流和浪涛荡来荡去,或者化成一只鹰,仰卧在暴风雨这唯一的支柱上.
  和煮鸡蛋.带插图的报纸.纸牌.船在其中拼命开动却不前进的河流一样,日出也是长途铁路旅行的伴随物.我正在清点前几分钟充斥我的脑际的想法,以便意识到我刚才是不是睡着了(是确实没有把握才叫我提出这个问题自问,可是就是这个"没有把握"正在向我提供一个肯定的回答),就在这时,在窗玻璃里,一小块暗色的小树林上方,我看见了几片有凹边的云朵,那毛茸茸的边缘为玫瑰色;固定成形,死去一般,再也不会改变,有如点染鸟翼羽毛的玫瑰色,那羽翼也就化成了粉红,有如画家随兴所至将之置于画面上的粉画.但是我感到与之相反,这片色彩既不是毫无生气,也不是兴之所至,而是必不可少和蓬勃的生机.瞬间,这色彩后面,光线蓄积起来,堆积起来.这色彩越来越深,天空变成一片肉红.我将双眼紧贴在玻璃上,尽量看清楚些,因为我感觉到这与大自然的深邃存在紧密相关.可是铁路方向改变,列车拐弯了,窗框里的晨景为夜色笼罩的一村庄所代替.小村的屋顶为月白色,在仍然镶满星斗的天空下,脏污的洗衣池(法国农村多有公共的.露天的供村妇洗衣的地方,称为洗衣池.)有如夜色下不透明的螺钿.我正为失去那片玫瑰色的天空而惋惜,就在这时,我在对面的窗子里再度望见了它,但这一次是红色的.铁路又拐了第二个弯,这片天空又抛弃了对面的窗子.结果我就将时间花在从这一面窗奔向那一面窗之中,为的是将我这美妙的.火红的.三心二意的清晨断断续续的片断连接起来,将画面装裱起来,以便有一个全景和连续的画面.
  景色变成地势起伏,更加陡峭,列车停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小站上.峡谷之底,急流岸边,只能看见守道口人的一所小屋,它陷进水中,那河水就紧贴窗下流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是土地的产物,人们从他身上可以品尝到土地独特的风韵,一个村姑就更其如此.我在梅塞格利丝那边鲁森维尔森林中独自漫步时,是多么希望看见一个村姑出现在我面前啊!我希望的,大概就是这个高个子姑娘.我看见她从这座小屋中走出来,背着一罐牛奶,沿着初升的太阳照亮的小路.向车站走来.在高山峻岭遮断了世界其余部分的山谷中,除了这些只停留一小会的列车,她大概从来没有在别处见到任何人.她沿着车厢走来,向几位已经醒过来的旅客出售牛奶咖啡.晨光映红了她的面庞,她的脸比粉红的天空还要鲜艳.面对着她,我再次感受到生活的欲望.每当我们重又意识到美与幸福的时候,这种生活欲望就在我们心中再次萌生出来.我们总是忘记美和幸福是单独存在的,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是用某一约定俗成的类型来代替,而这个类型是我们从讨我们喜欢的各个不同面庞之中.从我们领略过的快乐中找一个平均数而形成的.我们只有抽象的形象,而这些形象是死气沉沉的,沉闷乏味的,因为它们恰巧没有一件新鲜的与我们领略过的不同的事物的品性,这正是美与幸福所特有的品性.于是我们对生活作出悲欢的判断,我们还以为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以为已经把美和幸福打到里面去了,实际上我们忽略了这两样东西并且用一些中和物来代替它们,而在这种中和物中连美和幸福的一个原子也没有.一个文人,人们向他谈一部新出的"好书",他还没听就先生厌倦打起哈欠来,情形就是如此.因为他想象的是所有他读过的好书的综合,而一本好书是与众不同的,无法预见的,并不是由前面的所有杰作的总和构成的,而是由某种东西构成的,完全吸收前面的那一总和又绝不足以叫人找到这种东西,因为正好是在它之外.刚才感到厌倦的那个文人,一旦接触到这部新作,立刻会感到自己对这本书所描写的现实颇有兴趣.这位美丽的姑娘立即使我品味到某种幸福(唯一的,总是与众不同的,只有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才能品味到幸福的滋味),一种生活在她身边可能会实现的幸福.这位美丽的姑娘也是如此,她与我一个人独处时头脑中描绘出的美貌模式毫无共同之处.但是这里在很大程度上又有一个习惯的短暂中止在起作用.我使卖牛奶的女郎受益于我的全部存在,是渴望品尝强烈享受.站在她对面的我.平时我们总是将我们的存在压缩到最低限度来生活.我们的大部分能力停留在睡眠状态,因为这些能力依凭着习惯,习惯知道要做什么,习惯不需要能力.但是在这旅途的早晨,我生活的老习惯中断了,时间.地点改变了,就使得各种能力必须出来.我的习惯是经常在家,不早起.这个习惯现在不在了,我的各种能力就全都跑过来以代替习惯,而且各种能力之间还要比比谁有干劲,象波涛一样,全都升高到非同寻常的同一水平......从最卑劣到最高尚,从呼吸.食欲.血液循环到感受,到想象.在我叫自己相信这个少女与任何其它女子都不同的时候,我不知道是这些地方优美的田园景色为她增加了魅力,还是她使这些地方产生了魅力.只要我能一小时一小时地将生命与她一起度过,陪伴她一直走到急流那里,奶牛那里,列车旁,一直在她身边,感到她了解我,在她的心里有我的位置,那我会觉得生活该是多么甜蜜!她会教我领略乡村生活和晨曦初现的魅力.我向她招招手,叫她给我送牛奶咖啡来.我需要她注意到我.她没有看见我.我叫她.在她那高大的身躯之上,她的面庞是那样粉红.那样闪着金光,似乎别人是透过灯火照亮的彩绘大玻璃窗在看她.她回过头,朝我这边走来,她的面庞越来越宽阔,有如可以固定在那里的一轮红日,我简直无法将目光从她的面庞上移开.这面庞似乎会向你接近,一直会走到你身边,任凭你贴近观看,那火红与金光会使你头晕目眩.她向我投过机灵的一瞥.就在这时,列车员关上车门,列车开动了.我看见她离开车站,重又踏上小径.现在天已大亮:我正远离黎明而去.不论我的兴奋是由这姑娘激发出来的,抑或相反我置身于她的身旁所领略的大部分快乐是我的激动心情所引起,总而言之,她与我的快乐是那样浑成一体,以至我要与她重见的欲望首先是精神上向往着不要使这种兴奋状态完全消失,不要永远与参与其事的那个人分离,哪怕她自己并不知晓.不仅因为这种状态是多么令人愉快,而且特别是(就象一根绳子拉得更紧会发出一种声响,或一根缀线更快地振动会产生另一种颜色一样)它使我看到的事物产生了另一种色调,它将我作为演员带进了一个陌生而又更加无比有趣的世界.列车加速前进,我仍然依稀望见那个美丽的姑娘,她就象与我熟悉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的一部分,一条带子将我的生活与她隔开.在那另一种生活中,事物唤起的感觉再也不相同,现在从那种生活里走出来,就好像自己要死掉一样.为了能享受到至少感到自己与那种生活相联的温馨,大概只要我住在小站附近就可以每天早晨向这位村姑买牛奶咖啡了.可叹!我向另外一种生活越来越快地走去,而她将再也不会出现在这种生活里!我设想着种种计划,好让我有一天再乘坐这同一列车,再在这同一车站停留,只有这样我才能勉强接受那另外一种生活.设想这种种计划同时还有一个好处,便是给我们那唯利是图的.活跃的.实用的.机械的.懒惰的.离心的精?   褡刺峁┝搜?我们的大脑确是这种状态,因为当需要作出努力,以便普遍地.不图个人利害地去加深我们有过的愉快印象时,我们的大脑往往喜欢避开这种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继续想着这甜美的印象,大脑就宁愿从未来的角度对此作出设想,巧妙地为这甜美印象的再生准备时机.这对于理解那美好时刻的精髓丝毫无补,却免了我们费心劳神在自己内心重温一时刻的辛苦,使我们指望再度从外界得到这种愉快印象.
  一些城市名,维兹莱还是夏尔特尔,布尔日还是波韦,通过这简略的形式,用来指明其主要教堂.我们常常使用这种局部的含义,如果是我们还不了解的地方,最后就会把整个城市的名字刻在心上.当我们打算把城市的概念加进去的时候,这城市的名字立刻就会象铸模一样,给它印上同一风格的同样的刻纹,也把它变成一种大教堂.不过这一次是在一铁路车站上,我看到了巴尔贝克这个地名,在一家冷餐馆的上方,在蓝色警报器上,几乎是波斯体的白字.我匆匆穿过车站和通往车站的大街,我向人询问海滩在哪,为的是只看教堂和大海.从人们的表情看,他们似乎不明白我问的是什么.我现在就在巴尔贝克老城,巴尔贝克陆地,这里既不是海滨,也不是海港.当然,依照传说,显圣的基督确是渔民们从海里找到的.教堂就在距我几米开外的地方,教堂里有一彩绘玻璃窗叙述的就是发现这位基督的故事.修建教堂大殿和钟楼的石头,也确实是从海浪拍击的峭壁上取来的.正因为如此,我想象的大海,是海水一直冲到彩绘玻璃窗前的.可实际上大海距这里还有五里(法国古里,一古里约等于四公里.)多路,在巴尔贝克海滨的教堂圆顶旁那个钟楼,我从前在书本上读过,说这钟楼本身就是一座诺曼底峭壁,上面各种籽粒会聚,群鸟盘旋,所以我一直以为那钟楼底座是接受大海激起千重浪的飞沫的.实际上,钟楼耸立在一座广场上,两条有轨电车线从这里分叉,对面是一家咖啡馆,门口金字招牌上写着"台球"二字.钟楼的背后是一大片住宅,住宅屋顶上没有掺杂一根桅杆.我一面留神咖啡馆,一面留神向其问路的行人,一面又注意着要回去的车站,走进教堂.教堂与其余的一切构成一体,仿佛是一种偶然,是这天下午的产物.那软绵绵的在天空中鼓起来的圆顶好象一颗果实,住宅烟囱沐浴其中的同一阳光,催熟了那粉红.金色而又进口就化的果皮.但是,认出众使徒的雕像......我曾经在特罗卡德罗博物馆看见过铸出的圣像......站在教堂大门口的门洞里,在圣母的两旁列队而立,等待着我,似乎是为着欢迎我时,我就只愿意考虑雕塑的永恒意义了.圣母那仁慈.温和的面孔,短而扁的鼻子,弓着的背,似乎唱着某一天的"阿累路呀"欢迎似地向前走来.但是人们发觉这些圣象的表情是呆滞不动的,正象死人的表情一样.只有人围着他们转时,他们的表情才有所改变.我心中暗想:就是这里,这就是巴尔贝克教堂.这个广场看上去知道自己的荣光,它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巴尔贝克教堂的地方.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是这个大名鼎鼎的教堂.这些使徒.这大门之下圣母的照片,仅仅是拓片.而现在,是真的教堂,真的圣母象,唯一无二的,近在眼前了:这就远远胜过从前了.
  说不定也不如从前.好比一个小伙子,到了考试或者决斗的那一天,当他想到他储备的知识和他准备表现出的勇敢时,会感到人们向他提出的问题.他打出去的子弹,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了.同样,我的头脑中远远超出我眼前的复制品的,是高高耸立在门洞中的圣母形象.各种变故可以构成对复制品的威胁,却无法企及我头脑中的圣母;如果有人将复制品摧毁,我头脑中的圣母却不受任何损伤;她是尽善尽美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现在,我的头脑见到了这个早已为人雕塑过一千次的雕象,对这个雕像外表仅仅是石头,我伸出手臂即可触及,占据着一席之地,还有一张选举布告和我的手杖头作她的对手,都感到惊异.这一席之地与广场连成一片,与主要街道的出口不可分,她无法避开咖啡馆里和电车办公室里人的目光,她脸上受到半抹夕阳的照耀......过一会,几小时之后,便是街灯之光的照耀了......另一半为贴现银号的办公室接受去了;她与那家信贷公司分理处同时被糕点铺灶间的怪味所降服,任凭凡人肆虐;如果我也想在这石头上刻上我的名字,那么她,这著名的圣母像,迄今为止我赋予她以凡人的生命和捕捉不到的美的,巴尔贝克的圣母,独一无二的(可叹,这也意味着只此一家)圣母,就要以她那沾满了与其毗邻的房屋同样的煤炱,向所有前来瞻仰她的崇拜者,显示我用粉笔划下的痕迹和我的名字的各个字母,而无法去掉这些字迹.总而言之,这向往已久的不朽的艺术品,我觉得她和教堂一样,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石头老太太,我可以量出她的身高,数出她的皱纹了.
  时间过得飞快,该回车站了.我要在车站等待外祖母和弗朗索瓦丝到来,然后一起到巴尔贝克海滨去.我忆起从前读过的对巴尔贝克的描写,忆起斯万的话:"精美之至,和锡耶那(锡耶那为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一古城.)一样美."我只能用偶然来解释我的失望,是我的精神状态不好,是我很疲劳,是我不会欣赏,我极力这样安慰自己,想到对我来说还有别的完美无缺的城市,说不定很快就能看到,就象在珍珠般的细雨中,在坎佩尔勒雨滴清新的淅沥中穿过沐浴着阿方桥(坎佩尔勒及阿方桥的联想,请见本书第一部.)那绿色和玫瑰色的霞光一般,就巴尔贝克来说,我一走进这座城市,就好象把一个本应密封的地名打开了一条缝.这里,一列有轨电车,一家咖啡馆,广场上来往的人群,贴现银号的分店,无法抗拒地受到外部压力和大气力量的推动,一下子涌进了这个地名各个音节的内部.这些东西进去以后,这几个音节又关上了大门,现在,它任这些事物镶嵌起波斯式教堂的大门,再也不会将这些事物排除在外了.我在应该把我们送到巴尔贝克海滨的当地小火车里找到了外祖母,可是只有她一个人.她提前打发弗朗索瓦丝前来,以便事先做好一切准备.但是她指点弗朗索瓦丝有误,结果叫弗朗索瓦丝走错了方向.此刻,无需怀疑,弗朗索瓦丝的火车正向南特飞快奔驰,说不定到了波尔多她才会醒过来.
  车厢里充满了日落时分那转瞬即逝的余晖和下午那不肯散去的炎热(可叹,在落日余辉映照下,我从外祖母的整个面庞上看到她因天气炎热而多么疲惫不堪).我刚一坐下,她就问我:"巴尔贝克怎么样?"因为满怀希望,她的微笑是那样热情爽朗,她以为我一定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见她如此,我简直不敢立即向她承认我很失望.加之,随着我的身躯越来越接近它应该习惯的地点,我头脑中追寻的印象不象从前那样萦绕我的脑际了.到最后,距旅行的终点还有一个小时路程时,我就极力想象巴尔贝克的旅馆老板是什么模样了.对他来说,此刻我还不存在.我多么希望向他作自我介绍时,有一个比外祖母更有名气的旅伴......外祖母肯定要求他降价.似乎他必然十分傲慢,但轮廓很模糊.
  在这段小铁路上,火车不时在一个车站停车,一站又一站,巴尔贝克海滨始终没有到.光是这些车站的站名(安加市,马古维尔多市,古勒夫尔桥,阿朗布市,老圣马尔斯,埃蒙维尔,梅恩市(这些地名有真有假;有的在这条铁路线上,多数不在这条线上.))我就觉得莫名其妙.在一本书中读到这些地名时,说不定会觉得它们与贡布雷附近的某些地名有关系.但是对一位音乐家的耳朵来说,两个音节,即使由数个相同的音符组成,如果谐音色彩和组合不同,也可能毫无相像之处.同样,这些由沙子.狂风呼啸而又空旷的空间和盐分组成的难听的名字,"城市"一词安在上面安不住,就像"飞鸽"这个词里面的"飞"也安不住一样.没有什么比听到这些名字更会令我想到别的地名,如鲁森市或马丹市.我在饭桌上.在"大厅"里那样经常听到我的外祖母提到这些地名,这些地名早已获得了某种暗中的魅力,说不定其中还混进了果酱的香味,木材燃烧的味道和贝戈特哪一本书书页的气味,对面房屋那赭红的颜色,以至直到今天,这些地名象气泡一样重又从我脑海深处漂上来的时候,虽然它们要穿过一层层,才能达到表层,却仍然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品性.
  有些小站高踞于自己的沙丘上俯瞰着远方的大海,有些小站则位于大绿颜色.形状令人不快的小山脚下,已经准备睡去......那小山,形状就象刚走进去的一间旅馆房间里的长沙发,山下是一些别墅,再伸展下去便是一个网球场,有时是一家赌场.赌场大门上的旗帜迎着凉爽的海风飒飒作响,场中空荡无人,焦虑不安.初次向我显示自己主人的小站,乃通过其司空见惯的外表来显示......戴着白色遮阳帽的打网球的人,生活在自己的柽柳和玫瑰身边的车站站长,一位戴着扁平草帽的太太.那妇人沿着我永远不会体验得到的生活的日常轨迹,唤回在外久久不归的猎兔狗,然后回到自己的木头小板房里去,屋中已经燃起灯火.这些小站以这些司空见惯.使人非常熟悉的现象,无情地刺伤着我这陌生的目光和人生地不熟的心.
  我们走进巴尔贝克大旅社(普氏1907—1914年夏天到卡布尔度假,他描写的巴尔贝克大旅社便是卡布尔大旅社.)的大厅,面对着仿大理石的偌大楼梯,我的外祖母不顾会增加那些陌生人的敌意和鄙视......我们就要生活在这些陌生人之中......在和旅社经理讲"条件"时,又怎样加重了我的痛苦啊!经理是个普萨式的人物,满脸满嘴都是毛病(挖掉好几个疖子,在脸上留下了伤疤.由于祖籍遥远,童年时期起便在世界各地闯荡而口音混杂,给他的声调留下了毛病),他身穿花花公子的大礼服,闪动着心理学家的目光."慢车"一到,他一般总是把阔老爷当成满腹牢骚的人,而把住旅馆的吝啬鬼当成阔老爷!他大概忘记了他自己一个月也挣不上五百法郎的薪水,却深深鄙视那些认为五百法郎......或者更确切些,如他所说,是"二十五路易"......"是个数目"的人,总是把这些人当成是贱民的组成部分,而大旅社可不是给这些人预备的.在这家豪华大旅馆里,有些人并不花很贵的房钱却也受到经理的敬重,这也是真的,条件是经理确切知道这些人注意开支是因为吝啬而不是因人穷.吝啬是一种毛病,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均可遇到,因此它确实丝毫不会损害威望.有社会地位,这是经理唯一注意的事情.有社会地位,更确切地说,在他看来有说明地位高的标志,例如走进旅社大厅不脱帽啊,穿高尔夫球裤和紧身短上衣啊,从镶金.带红的高级皮革烟盒里往外掏雪茄烟啊之类(可惜,这些优越性,我一样也没有).他用讲究的字眼去点缀自己的生意经,但意义总是用得相反.
  我坐在一张长椅上等待.我听到外祖母拿腔拿调地问他:"房钱......是什么价?......啊!太贵了,我这点钱可不够!"他听外祖母说话时,帽子也不摘下,还吹着口哨,外祖母也不生气.我听着这话,尽量逃进自己内心深处,竭力到一些永不改变的想法中去游荡,不让任何有活力的东西露出我的躯体表面......就象动物的表皮出于抑制作用,当人们伤害它们的时候,它们装死一动不动一样......以便在这个地方不要太难受.我对这种地方还完全不习惯,看到别人对此很习惯就使我更加敏感.我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经理对她毕恭毕敬,对跟在她身后的小狗十分亲热;一个衣着讲究.样子可笑的青年,帽子上缀着羽毛,回到旅馆,问"有没有我的信".所有这些人都将登上那假大理石的台阶视为回家,他们似乎对这一切都很习惯.与此同时,一些大概很不精通"接待"艺术却带有"首席接待"头衔的先生,严厉地向我投以迈诺斯.埃阿刻和拉达芒特(这里宙斯的三个儿子,他们死后被召至地狱作判官.迈诺斯的名字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经常出现.)的目光(我将自己赤裸裸的心灵投入这目光之中,就像投入一个再没有任何东西保护我的心灵的未知世界一样).再远一些,在一扇关着的玻璃门后,有一些人坐在一间阅览室内,要描写这个阅览室,要依次描写我想到这些有权利在那里安安静静阅读的人上人所享的清福,想到如果我的外祖母不顾我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命令我走进去的话,她会使我感到多么恐惧,我恐怕必须相继选择但丁笔下赋予天堂和地狱的各种色调了.
  过了一会,我那种孤独的印象更加浓重.我向外祖母承认,我感到不舒服,我觉得说不定我们很快就不得不返回巴黎.她没有抗议,说她要出去买些物品,无论我们是走还是留下,反正这些物品都有用(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给我买的,因为所有这些我缺的东西,都在弗朗索瓦丝身上);等待外祖母返回时,我到街上信步走走.街上熙熙攘攘,人群使大街保持着与室内同样的炎热,理发店和一家糕点铺子还开着门,常客们在糕点铺子里站在迪盖-特鲁安(迪盖-特鲁安(1673—1736),是圣马洛的海盗.他的塑像也在圣马洛.他在《回忆录》中,讲述了许多历险事情.)塑象前吃冰淇淋.这塑象引起我的快乐,那与他的形象出现在一本画报中,也能使在外科医生的候诊室内翻阅画报的病人得到快乐一样.一些人对我相当无所谓,使我感到惊异.旅社经理满可以建议我到城里走走散散心,一个新住所,这种受罪的地方,在某些人眼里也是可以显得是"令人心旷神怡之小住地点"了.旅社的说明书就是这么说的.这说明书可能有些夸大其辞,不过这是面向所有主顾的,他们专门迎合主顾之所好.确实,为了把主顾招到巴尔贝克大旅社来,说明书不仅提到什么"美肴佳馔"."游艺场花园令人销魂",还说什么"时装女王陛下驻足,不被视为笨伯之人不会因奸污而不受惩罚,任何有教养的男子可能都不愿意冒此风险."
  我越是怕外祖母伤心,就越是需要她.她大概很灰心丧气,感到如果这么点累我都受不了,那就没有希望了,任何旅行对我都不会有好处.我下定决心回去等她.经理亲自走来按了一个按纽:一个我还完全陌生的人物,人称"lift"(英文:电梯.)的(此人被安顿在旅社的最高点,大概是诺曼底教堂灯笼式天窗的地方,好象是玻璃板后面的一幅照片或管风琴演奏者在自己的房间里)开始朝我走下来,动作之轻盈有如家养松鼠,灵巧而又是被束缚之物.然后他又沿着一个柱子滑下来,将我带在他身后朝这商业主殿的圆顶升去.每一层上,通道小楼梯两侧,阴暗的游廊成扇形展开.一个收拾房间的女仆人抱着一个长枕头,从游廊里走过.黄昏的光线使她的面庞模糊不清,我把自己最狂热梦想中的面具贴到她的脸上,但是从她朝我递过来的目光里,我看到的是对我这个一钱不值的人的厌恶.每一层唯一的厕所形成仅有的一排竖着的玻璃窗,从玻璃窗透进的光线照亮了这毫无诗意的半明半暗的地方,神秘得很.在永无尽头的向上走的过程中,为了打消我默默穿过这神秘地方所体验的致命焦虑,我便对那个年轻的管风琴演奏者.我的旅程的匠师.我被俘的伙伴开了腔.他还是继续拉他的乐器音栓和推导管.我为自己占这么大地方,给他惹这么多麻烦而向他表示歉意,问他我是否妨碍他施展艺术才能.在这种地方,为了吹捧名家高手,我不仅表现出好奇,而且还忏悔自己对此十分偏爱.但是他不理我,可能对我的话惊异不止;也可能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一心想着各种标记;也可能他耳背,对这个地点很尊重;也可能怕出危险;也可能懒得动脑子;也可能这是经理的命令.
  一个人,哪怕无足轻重,我们认识他之前和认识他之后,他对我们所取态度的变化,恐怕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赋予我们对外界现实的印象了.我一直是同一个人,下午稍晚时候,乘坐了来巴尔贝克的小火车,一直怀着同一颗心.但是,六点钟的时候,由于无法想象出经理.豪华大旅社.其服务人员是什么模样,我抵达的时刻心中有一种模糊而又带几分恐惧的期待.现在,在这颗心中,则是走南闯北的经理那脸上挖掉的疣子(虽然如他自己所说,"特点是罗马尼亚"(经理将"祖籍"origine说成了"特点"......originalité.)......因为他总是使用他认为高级的词儿,而又没有发现用得有毛病......实际上他的国籍是摩纳哥),为招呼电梯而按铃的姿势,开电梯的本人,从大旅社这个潘多拉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有一个神秘的盒子.这盒子一打开,世界上所有的灾难.坏事都冒出来.)里冒出来的整个木偶戏剧场沿幕的人物.这一切都无法否认,终身在此.而且,象一切人造的东西一样,没有繁殖能力.我并没有参与这种变化,但至少这种变化向我证明在我的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事情毫无意义,是自在的......而我刚象一个游客,开始游览时,太阳在面前;待他看见太阳到了身后时,便得知时间已经过去了.
  我累得骨头都碎了,我发着烧,睡觉必需的物品一点也没有,不然我早就睡下了.至少我想在床上躺一会,可是面对这一大堆强烈的感受,我反正是无法歇息的,又何必呢?这一大堆强烈的感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等于他的物质躯体的话,至少也等于他的有意识躯体,因为包围着这个躯体的陌生事物,虽然强迫它在一贯保持警觉的防御基础上进行感知,却也能将我的视觉.听觉.所有的感官保持在很受局限.很不舒服的姿势上(即使我把腿伸开),就象拉巴吕红衣主教(让.拉巴吕(1421-1491),本为路易十一之神师,后来为红衣主教,因为与斗胆查理进行秘密谈判,被路易十一关在洛什城堡国家监狱中,在铁笼中度过十一年,后来经教皇西克斯特四世干预,获得释放.)在笼子里的姿势一样,既不能站,也不能坐.在一间卧房里,我们的注意力要求将一些物品放在这里,待习惯了又好像将这些东西搬走了,给我们自己腾出地方来.可是在巴尔贝克的卧室里(仅仅名义上是"我的"卧室),我觉得没有一点空地方,房间里塞满了不认识我的器物.我向它们投去戒备的目光.它们也报我以戒备的目光.它们丝毫不在乎我的存在,现出我打扰了它们正常生活秩序的模样.在家里,一星期当中我只有几秒钟听见我的挂钟走动,那就是我从沉思默想中走出来的时候.旅馆里这只挂钟则一刻不停地用一种陌生的语言连续说着可能使我极为不快的话语,因为宽大的紫色窗帘默默倾听,不作回答,但是那种态度,与人耸耸肩膀用以表示看见一个第三者使他们很恼火极为相似.房间天花板很高,窗帘赋予房间几乎一种历史意义,简直能叫人觉得它很适于暗杀吉斯公爵(吉斯公爵即亨利一世(1550—1588),他于1588年12月28日被觊觎其王位的亨利三世在三级会议上暗杀.画家保罗.德拉洛什(1797—1856)曾据此画了一幅油画,勒巴吉及加尔麦特于1908年亦据此事拍成电影.),以后又适于库克旅行社的一个导游率领旅游者前来参观(汤姆斯.库克(1808—1892)于1841年组织了一次"快乐列车"旅行,这便是他那鼎鼎大名的旅行社的起源.他死时将旅行社作为遗产交给了他的长子.),但是决不适于我的睡眠.沿墙有数个玻璃小书橱,它们的存在对我是个折磨.特别是房间中横着一面全身大穿衣镜,这东西搞得我心慌意乱,如果不挪走它,我就觉得自己根本别想放松下来.我不时抬眼望望天花板......在巴黎,我房间中的各种器物不妨碍我的目光,不比我自己的眼球更妨碍,因为它们只不过是我的各种器官的附件,是我自己的一种放大......天花板上方是旅社最顶端的平台,是外祖母特意为我挑选的.库斯草的气味将其攻势一直推进到比我们看得见和听得见的更为幽密的地方,推进到我们感受到各种气味的特点的地方,推进到了我最后的战壕里,几乎推进到了我的内心.我不无厌倦地用惊慌不安的鼻子去嗅,以这种无益的不断反击去对付它的进攻.再也没有地盘,没有房间,没有躯体,只有一味受到将我重重包围的敌人的威胁,热度一直侵入我的骨髓,我孤立无援,我真想死.就在这时,外祖母走了进来.立刻,无限的空间向我受到压抑而要扩张的心敞开了.
  她身穿一件高级密织薄纱室内便袍.在家时,每逢我们这些人中有哪一个病了,她就要穿上这件便袍(她说,她穿了这件衣服很舒服,总是将她做的事归之于自私的动机),这件便袍是为了照顾我们,看护我们的,是她的佣人服,看护工作服,她的修女服.佣人和看护对人的细心照顾,她们的善良,人们体会到的她们的优点,人们对她们的感激,都更增加了她们对人的印象,她们觉得人的外表与内心不同,人自我感到孤独,自己背负着头脑中思想的重负.自己的生活欲望.我知道,我和外祖母在一起时,不论我内心多么忧郁,它都会被更大怜悯所接受.我的一切,我的烦恼,我的欲望,在外祖母那里都会得到支持.用以支持的东西,便是她保持和扩大我自己生活的欲望比我自己的这种欲望更强烈;我的想法在她心中延伸,不需要改变方向,因为这些想法从我的头脑里传到她的头脑里并没有改换地点,也没有换人.就象一个人站在穿衣镜前想要打上领带,可是不明白他看见的那一头与他的手动作的方向跟他本人相比并不在一边,或者一条狗在地上追逐着昆虫跳跃着的影子一样.在这世界上,人们总是受到躯体外表的蒙蔽,因为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心灵.我也这样上当受骗,一头扎进外祖母的怀里,将我的双唇贴在她的脸上,似乎这样我就能进入她向我敞开的宽阔的胸怀.我这样把嘴紧贴在她的双颊上.她的前额上以后,我从那里吮吸到那样有益.那样富有营养的东西,我半天一动不动,是吃奶孩子的那种认真.放心大胆的贪婪.
  然后我百看不厌地注视着她那宽大的脸膛,那轮廓就象一片热烈而又平静的美丽云霞,可以感觉到那后面闪射着柔情之光.一切多少还能接受她的感受的东西,一切还可以说属于她的东西,都因此而立刻变得那样神圣,那样超俗,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掌理着她那刚刚灰白的秀发,怀着尊敬.小心翼翼和轻柔,似乎我抚摸的是她的善良.她在难过之中又为使我免去了一种痛苦而感到那样高兴,就这样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对我那疲惫不堪的四肢,是那样平静安宁的一瞬,是那样甜蜜.过了一会,我见她想帮我睡下,打算给我脱鞋,我作了一个手势阻止她,开始自己脱衣裳.我的手已经碰到上衣和矮靴的头几个纽扣上,她用乞求的目光拦住我的手.
  "噢,别这样,"她对我说,"对外祖母来说,这叫她多开心!尤其是你今夜需要什么时,不要忘了敲墙,我的床就靠着你的床,隔橱非常薄.等一会你睡下以后,就敲敲试试,看看咱们是不是能互相听得见."
  果然,那天晚上,我敲了三下.一个星期以后,我不舒服时,有几天我每天早晨都重复这三下,因为外祖母要早早喂我喝牛奶.当我觉得听见她已经醒了以后......为了不叫她等待并且能在喂我牛奶之后马上再度入睡......我鼓起勇气小声敲了三下,胆怯地,轻轻地,但不管怎样却是清清楚楚地,因为我担心如果搞错了,她还在睡,那就会打断她的觉,可我又不愿意她继续侧耳倾听是否是我呼叫,如果她起先没有听清的话.我不敢再敲了.我这边刚一敲三下,立刻就听到另外三击.这三击音调不同,充满平静的威严,为了更加清晰,重复两次,那意思是说:"别着急,我听见啦!过一会就来!"顷刻,外祖母来到.我对她说,我真担心她听不见我的声音,或者她以为那是隔壁的什么人在敲.她笑了:
  "将我可怜的小狼(普氏的母亲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均称"我的小狼".)敲击声与别人混淆起来,怎么会呢!就是有一千个人敲,外祖母也辨别得出来呀!你以为世界上还有别人这么傻,这么激动,这么又怕吵醒我又怕人家听不明白他的意思吗?不管怎样,这个小老鼠只要一抓,人家立刻就能认出它来,特别是这个小老鼠跟我的小老鼠一样是独自一人,又叫人可怜的时候!我听见它犹犹豫豫已经有一会了,它在床上折腾,要各种把戏."
  她半敞开百叶窗.在旅馆前突的附属建筑上,阳光已经在屋顶上安身,就象早起的盖屋顶工人早早就开始干活,默默地干完活计以免吵醒还在沉睡的城市,而城市一动不动使他显得更加心灵手巧一样.她告诉我几点了,天气会怎样,说我用不着一直走到窗边去,说海上有雾,告诉我面包店是否已经开门,对我叙说听到其声响从街上走过的那辆车是什么样的:这无足轻重的打开窗帘,这可以忽视的.任何人都不在场的清晨"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