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郑和新 钻石 艺栈
  zhx.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8680
最新博文:
心宁方可写大经 无欲清静品自高      名家 郑和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郑和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激情涌荡 思想独到
发布时间:2013-03-04

郑和新先生的书法作品用笔激荡,结字安闲,艺术功底深厚,点画劲挺秀逸,章法疏朗,意境高远雅静。极具创造性,他气质优雅,人品高尚,才情横溢,即使站在杰出文人书家群中亦不逊色。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具有清新豪迈之感。在这样的艺术背景下,我们来欣赏郑先生的书法作品,就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激情涌荡,思想独到,这是我对郑和新书法艺术的认识。其独到之处,点画之间,迅疾天真,行神独俱。不囿于法度而古法成趣,不困于陈墨而才情肆溢。他以放眼古今的胸怀,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书坛而确定自己对艺术追求的方向,并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              第一节  挥让多姿  萧洒舒展

陈可先生曾评价郑和新先生的楷书:“先生擅五书,工楷书,精行草。其楷书点画挥让多姿,撇捺萧洒舒展,雍容大度,颇具魏碑神韵。”我认为郑先生的楷书总的风格是“书作朴拙、法古不泥、中和渐变、自成风貌”。算是作为陈先生对郑先生作品评价的补充吧。观郑和新先生书写的唐白居易的《牡丹芳》,觉得共同强调了一点,就是郑先生在书写过程中特别注重变化。陈先生说他“萧洒舒展”,笔者认为他书风“中和渐变”,看来都触及到了郑先生书写有成的本质。书法走到今天受文字形体的限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形态,过分则不是那个字,也不是那种体。既要确保所书还是那个字,还是那种体,又要书写出艺术个性来,必须在规矩之内求变,因而很难。

郑先生书写楷书讲究笔力、中和渐变、轻重有度顿挫及时;追求节奏的沉重与悠扬并举,得白与涩逆存。用或干或湿,或浓或淡,皆应时应地而生,绝无刻求之痕。章法力避平庸,喜欢正中求稳行气疏密得当,局黑白适宜。郑先生创作楷书时的态度严谨,绝不敷衍涂抹每作一,反复审视,悬壁推敲,偶有平庸之作,必亲手撕之。郑先生的作品,时而如闻江南丝竹,轻音袅袅;时而如观汉唐群舞,典雅生动。

第二节 果敢迅捷 痛快淋漓    行草书是最富表现力和最具抒情性的书体,郑和新对行草书用功最勤,感悟尤深。他不满足一般意义上用笔和结字的精到、纯熟,而重在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开掘。他的行草书作品,用笔中锋为主,辅之以侧锋,运笔果敢迅捷,痛快淋漓,笔迹圆中寓方,极富力度。有意无意间出现的飞白,也极大地丰富了节奏层次,从而使作品气韵生动,昂扬飞逸,表现为一种自然、率真之美。唯如此,才能从简单的形式美转而追求极具内涵的神韵美。潜心追求雅逸流美、自然天成之意境,可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 这种古雅之气,体现在郑和新的作品中,就是书写讲究法度,讲究传统。正是由于能入古,才使他的作品表现出不激不厉、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他会将人们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之中。               第三节 中锋用笔 耐人寻味    相对传统书法而言,郑和新的作品在同中求异,“同”是同样的中锋用笔,讲究线条质量;“异”则表现为作品加大了点画的起伏波澜,在运笔的速度上疾迟的变化对比强烈,自然天真,丰富了现代书法的形态,讲形式,重构成,用笔的苍劲有力,墨润的激情涌荡,整个作品给人以大气磅礴之势。    有不少人,尽管层次有所不同,都喜欢他的书法作品,我想这跟他练习书法的目的和独到的审美眼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与俗之间,郑和新有着良好的悟性,其度的把握恰当,个性彰现。从郑和新书写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可以看到,他以格调清新自然而简朴高古的 北宋 苏 轼 的诗词为书写内容,创造大开大合的书法境界。精灵洒脱的线条,重则圆润沉雄,轻则劲利俊俏。笔疾如惊鸟掠空,点线激越飞扬;笔徐似蜘蛛结网,横竖有条不紊。运笔有如行云流水,点画穷尽变化之能,书作方可写出天真烂漫,才能流出典雅之美。君不见一些人的所谓书法,或虚张声势以求阳刚之气,或矫揉造作故显学问之高,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郑和新能以平常心对待书法,是修炼的结果,是不断克服物欲而自然开放的雪梅。所以,越是学识丰富、技艺老到者的书法作品,越是耐人寻味,爱不释手。观是书,能不愉悦乎?             第四节 疏淡奇逸 卓然独立    笔者观览古今书法名作可谓多矣,因而今人的书法名作,其来路总是清晰可辨的,然而观郑和新先生的书法作品,却不敢轻易下断语。    郑和新先生疏淡奇逸的书风是卓然独立的。  郑和新先生的行、草书以欹侧取势,令人生新奇之感。新奇无定则,法而非法,则书法已达自由王国。诸君别误会,这种无定则与那种师心自用而胡涂乱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是熟后求生,是苏东坡“精能之至,反造疏淡”之谓也。书家创作时已是心手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由技入道,则奇趣生焉。    宋代著名书家黄庭坚论书诗谓:“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颇有见地地指出许多后人学习经典遗神取貌,缘木求鱼,终陷于难脱凡骨的尴尬境地。郑和新先生显然悟到了书法的三昧,前人的名碑名帖不再是藩篱,而是为其所用的佳肴珍馔。  郑和新先生有如此深的书法造诣,着实可喜可贺。  郑和新先生书写了很多的书法作品,不敢说内容皆精彩,但精彩者肯定达九成。它们或道生活哲理,或谈道德修养,或发自然奥秘之微,或探宇宙变化之妙,总之,都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由于字词对仗工稳,文彩四溢,又能给人以精神愉悦。其中有不少是千古名言。可见,郑和新先生的文学品位很高,选择极严,对自己,对读者,认真负责的“憨态”可掬,受到人们尊重是理所当然的。  他用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书写,每种字体内容与书写态势的和谐共振,交相辉映。通读全书,可以发现,郑和新先生的书法有着这样的特点:行书轻松灵动,草书秀润散朗,隶书庄重闲逸、篆书圆润沉雄。  可以说,他的书法就像一首首歌曲,其词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格言名句,其曲是古朴典雅而又充满活力的行、草、隶、篆书。吟其词,赏其书,能不如沐早春的和风么?    郑和新的书法艺术,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欣赏和羡慕,是在自然不过的了。我们为他开颜欢欣,击掌赞叹。评论员/康东方

评论(0) | 阅读(348)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1 ()
作品77 ()
作品71 ()


我的最新动态

心宁方可写大经 无欲清静品自高
名家 郑和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郑和新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张新源
2007-08-21 18:25:20
郑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作品,现在在装房子,想用一副八尺屏大小的楷书<春江花月夜>装饰,但我乃一工薪阶层,贵买不起,不知道你的作品最低能多少?我的信箱fyxyz555@163.com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郑和新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