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邹炯文 金星 艺栈
  gdzjw.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699
最新博文:
笔法有承传 雅俗无古今      名家 邹炯文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邹炯文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笔法有承传 雅俗无古今
发布时间:2007-12-05
读王南溟《“古体”与“俗书” :〈祭侄稿〉与〈兰亭序〉的分歧》有感
邹 炯 文
当今书坛,热闹非凡,成绩多多。而理论与创作上的迷惑混乱,却也古来所无。本来已清楚明白的东西,却被某些理论家给搅浑了。最近,在二??五年《书法》第十期上拜读了王南溟先生的《“古体”与“俗书”:〈祭侄稿〉与〈兰亭序〉的分歧》(以下简称)“王文”),颇有感触,欲与王南溟先生商榷,并就正于众方家。
一 、 古今与雅俗何关
古与今相对待,雅与俗相对待。
古与今,如左与右,是时空的量的比较。以数轴表示,是连续的量数的过渡,只有相对意义的差别。“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雅与俗,是审美范畴的概念,反映书法格调的属性。雅与俗是质的两极对立,非由量而定,也没有时空性。雅俗无古今,今古皆有雅俗。风气因时而变,雅俗标准亦因时而变,体有今古之变,未必古体必雅而今体必俗。验之历代墨迹石刻可知。
王文将“古体”与“俗书”相对,以“古体”纠正“俗书”者,何也?岂非“关公战秦琼”的把戏么?
二 、 笔法与体势并非雅俗的根由
笔法与结体是书法艺术最核心的基本功,故历代书论阐述至详。启功先生于此体验至深,曾示度世金针。
笔法,古人总结的经验十分丰富,精要之处已说到,只是有人说得过于神秘玄奥。用笔之法,只在起、行、收的过程中,有藏露、顺逆、轻重、徐疾等等交替运用。用锋有中、侧之变化,点画(线条)的效果有方圆之别。书者因字体与风格追求而变化神明。如作篆用中锋圆笔,体势以纵势为主;写隶书以中、侧锋并用,方圆变化,体势与横势为主。众人以同一笔法写同一书体,形态各异,雅俗高下不同。
书至汉代,五体皆备。经历代书家的承传、发展、变化,书法艺术成了博大精深的宝库。然而,代代有今古,时时有雅俗。雅俗只因人而生,非因法之今古也。古人不知今体,今人却能知古体古法。难道今人运用古体古法即可雅乎?笔法、字体、书体乃书人之公器,雅人用之则雅,俗人用之则俗,此为书法之定律也。
雅书只能由雅人写出。欲成雅人,非由技法求之,亦不由书体求之,只由学识、修养、阅历、品性求之。宋人论此甚明,无须多赘。
《兰亭序》传本是王羲之抑或智永所书,姑且不论,是雅书则无人置疑。古今摹《兰亭》的名家名作甚夥,亦多为雅书,有谚曰:“《兰亭》无劣迹”。(当然是指成功的临仿者)王文指“《兰亭序》这张虎皮”,为俗书之祖,“《兰亭序》帝国唐、宋、元三代,以陆柬之、蔡襄、赵孟頫为领衔的各‘俗书’群像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俗”。实是妄断之言!
公允论之,陆柬之、蔡襄、赵孟頫之书仍属雅书,却也暗藏近俗瑕芽,后人学之不精则易落俗。陆氏承传二王家法,但无创造发展,了无个性。蔡氏死守晋唐法,尤其刻板仿颜,乃近僵俗,小行书稍见风韵。赵氏五体皆精,独创赵体楷书,行草书札其甚为优雅,嘉惠书林之功甚伟,只嫌其书稍过媚滑,学之不当则成俗。“学艺不精,莫怪师门”,如是而已。
三 、 《祭侄稿》与《兰亭序》何来分歧
王羲之与颜真卿是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兰亭序》与《祭侄稿》是行书的两大典范。然而,有右军然后有鲁公,有《兰亭》才有《祭侄》也。
检视颜真卿传世书作,其三十四岁所书《王琳墓志》洵系羲之法与褚氏法,其十年后所书的《多宝塔》全用“勒法”,个性初见,而体格近僵俗,即王文所谓的“俗书”已成。《东方朔像赞》与《大唐中兴颂》虽有颜氏个性,仍多用羲之法,如《勤礼碑》与《麻姑仙坛记》等类,确是正大雄雅之书,有所谓盛唐气象者。颜字偏肥,乃由时俗所使。安史之乱前,天下承平日久,人民衣食较足,女人以肥为美,故杨贵妃得幸。皇帝推尚,世风相煽,肥字成风。然颜书肥不剩肉,是雅人能写雅书,非徒因笔法、体势所能成也。
颜氏行书,用笔、结体与楷书一脉相通。尚圆尚厚,以籀篆笔法写之大有创造发展,于羲之体法外开一境界,细检《祭侄稿》中字与羲之字相较,仍可见有不少沿袭者,如“悔祸”、“荼毒”、“震悼”、“魂而”、“呜呼”等字与羲之字无大异。可以说,颜真卿是继承、发展、变化古人体法而有大成就者。
《祭侄稿》与《兰亭序》,在笔法、体势上有区别,在风格上有分别,同是至雅之书,却不是王文所说的“分歧”。 
“分歧”二字带感情色彩,在现代语意中有原则、立场的对立才用“分歧”。鲁公善学,能于承传中发展、变化、出新,因用笔、结体的变化而生风格分别,非欲叛逆而生“分歧”。鲁公若泉下有知,当不受王文如此奖掖的!
顺便插话,王文提到颜真卿与旭、素讨论草书古法一事。鲁公纯草书作品于今未见,姑不论。张旭的《郎官石室记》用了不少“勒法”,草书《肚痛贴》开头仍用“勒法”。怀素《三贴》多用“勒法”,是晋法唐法的常见形态。仍如前述,雅人写雅字,非由古体古法出雅书也。
四 、 结语:立论宜慎,勿误后生
本文所述,并无发明,更无创造,笔者已悔多言。只因爱好书法,故读过一点古今书史、书论的文章,有时不免也产生一点感想。
古人论书,多是经验之谈,多有学习研究的价值。我们对古人的经典作品和文论,宜抱虔诚与敬畏之心,才会学有所得。古代书论,亦有虚玄狂妄者,当甄别而舍之。如米芾不乏精辟之见,也有不少狂妄之言,曾诋颜柳为丑怪恶札之祖。康有为为倡变法而论书,为了抑帖扬碑,妄断北碑皆佳,唐人尽俗,称梨枣刻版失真,却不道碑石风化与工匠失真。又如前人论笔法的“始艮终乾”,语非妄误,却是神秘化,把明白浅显的事说得让人难于捉摸。
今人论书,不少精宏,而憾偏多凭空妄造,因不少理论家是不抓毛笔的纯粹理论家。所以,立论者宜慎,学书者亦宜慎读、审读了。
王南溟先生是当今著名的理论家,素为我所敬重。我每见王先生的文章,都会认真地拜读。王先生的学术立场是鲜明的,思辨是严密的。我虽不赞同却很欣赏王先生向传统宣战的果敢精神。然而,王先生在二??五年《书法》第十期发表的这篇文章却使我十分惊讶,生发不少感想,于是,写下此文。
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士人终生大事,尤于立言至慎,一防贻笑柄,二怕误后生。故孔孟皆“述而不作”。以孔子的学问,著述何难,却只作阐发、删正“六经”之事,何也?
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今人不乏聪明才智,且资讯丰富,故著述不难,唯防“远道”之难也。故于立论之先,疑古无妨,而思辨宜严,倡言宜慎,求证有征,三思成文。推陈出新,固著述之目的,幸勿妄生异端,邪说惑众,贻误后生。若是权威的理论家,影响宏远,更宜慎言,多点社会与历史的责任感,勿将清楚明白的事弄成含混浑茫的事,更勿作“英雄欺世”的事。
立论宜慎,即“慎于言”,是孔子告诫学生的警句,也是笔者与众多读者对理论家们的期望。不知王先生与大方之家以为然否?
评论(1) | 阅读(467)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标题:邱应明
每次恭听邹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老师学识渊博,观其作品,抒发性情于豪端,神采为上,格调高雅清逸,值得书道上的朋友学习!
时间:2010-05-22 来自:113.91.*.*

| 共1条留言 | 页次: 1/1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1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1 ()
27 ()
25 ()


我的最新动态

笔法有承传 雅俗无古今
名家 邹炯文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邹炯文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林锡彬
2012-03-26 23:43:58
邹老师书法清新脱俗,已达人书俱老境界。读有所得。拜服!后学林锡彬3.26
惠敏
2012-03-18 22:06:46
观邹老师新作有感退居蓝月好时光,意惬心闲士满堂。茶酒和诗终日饮,自得妙迹比二王。
方孝坤
2011-05-16 19:45:50
邹老师:非常抱歉,收到你的大函,一直没有回音,实在对不起,谢谢你的照片。今日进入你的网站,拜赏大作,兴奋不已,你的书法老辣浑成,自然朴茂,晚辈望尘莫及,希望以后多联系。祝身体健康,书艺大进后学方孝坤
黄重远
2010-12-26 12:09:07
一手好书出二王,法无定法自成章。雄奇险绝皆端正,又是斯文又是狂。学弟重远读后。
南山愚公
2010-12-04 14:34:59
书至老境,朴真是尚,观先生大作,始悟大道之至简,真水之无香,所谓我以我笔写我心者,如也,如也!嚼菜根而知真味矣!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邹炯文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